杭州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_业界资讯

公司动态 业界资讯 行业百科
郑重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统筹我市“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各项工作,依据《“十四五”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杭州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杭州市行政区域,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基础和背景
(一)现实条件
“十三五”时期,我市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增速明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繁荣的消费市尝优秀的品牌赛事、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涨的健身热情,为我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矗
1.产业规模壮大,品牌效应显著。“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全市GDP比重逐步增长,2019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685亿元,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的600亿产值目标。截至2020年末,我市体育企业名录库收录体育企业7790家,其中6111条数据经核实完善录入省体育企业名录库。成功创建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乡镇1个、列入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培养清单4个、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5个、精品线路7条、列入省体育品牌赛事名录库项目19个,努力发挥产业品牌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产业格局形成,产业融合加强。“十三五”期间,我市基本形成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为主导,运动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文创、体育健康服务等市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体育彩票销售稳步增长,实现销售额160亿元,远超“十三五”的100亿元目标。体育产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数字经济、医药康养、影视传媒等产业的融合不断加强,山地户外、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户外探险、丛林穿越等各具特色的休闲运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优秀体育旅游目的地,协同带动旅游、文化、金融等多产业发展。
3.赛事品牌打造,骨干企业引领。以亚运城市行动计划为抓手,我市大力推进国际品牌赛事的落户和本土体育品牌赛事的培育。2019年我市累计举办1600余场各项体育赛事,成功举办钱塘江国际冲浪对抗赛、国际(杭州)毅行大会、杭州(西湖)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等10余项杭州本土国际品牌赛事,为市民提供丰富赛事活动,也对我市着力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国际化“体育赛事窗口”、促进体育消费转型升级、展现体育产业新动能发挥重要作用。过去五年,我市基本形成了具备竞争优势的水上运动器材、户外运动装备、家庭健身设备制造体育企业和品牌,打造2家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5家省体育制造业示范企业和8家省体育服务业示范企业,对完善和拓展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化、激活体育产业生态圈做出突出贡献。
4.发展环境优化,发展效应显著。“十三五”期间,共有81个项目获得省体育产业扶持资金,累计引进体育类投资总额达16.24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动力。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广泛实施体育企业和体育机构调查,持续建设市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成果显著,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体育产业发展质量、集约化程度和总体水平不高;二是体育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市民的体育消费热情仍需提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仍需完善;三是体育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比较薄弱,体育产业相关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稀缺。
(二)形势背景
在“十四五”时期,我市将举办亚运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体育产业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2022年亚运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举办,将成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举办重大国际赛事对我市加快国际化进程、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场馆设施和功能、推动赛事经济集聚发展、培养市民全民健身意识、培育体育市场等方面带来重要的机遇,也将成为我市体育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
2.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将成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而数字技术与体育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带动体育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产效益的提高。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的新技术,推动运动场景感知化、运动体验数据化、运动展示视频化、运动社交情境化,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与创新,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3.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体育消费需求,将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向着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市民可支配经济收入的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健身意识的提高,与市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密切相关的体育需求、健康需求、旅游需求加速释放,将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也对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抓2022年亚运会在杭州举办的重要契机,以全面建设 “赛事之城”和“户外运动之城”为总目标,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构建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为重点,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服务民生的新动能和重要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原则
1.坚持深化改革,加强政策规划引领。坚持深化改革,加快简政放权,通过“放管服”改革创新管办分离、灵活高效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本省出台的体育相关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编制本市和各区、县(市)体育产业五年和十年发展实施方案,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示范项目加快布局面向未来的要素资源,加强产业规划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2.坚持市场导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挖掘市场需求。进一步发挥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进行市场监管的重要作用,营造宽松融洽的市场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秉承体育惠民初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体育惠民,激发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倡导运动健身的生活方式。积极培育体育消费新热点,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在培养健身习惯和培育消费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体育消费为重要驱动力的现代化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4.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鼓励各地依靠体育资源禀赋条件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一区一品”、“一区多品”品牌赛事活动和项目,发挥国家级和省级运动休闲乡镇、运动休闲基地、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各区、县(市)学习借鉴优秀案例,促进城乡协同一体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目标:到2025年,建成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主导、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齐头并进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塑造政府主导有力、市场繁荣活跃、市民积极参与、 的“一核引领,两带联动,九区协同,多维辐射”的产业新空间。建成全国重要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成为国际知名且具备杭州文化特色的“赛事之城”和“户外运动之城”。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总产出和增加值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力争到2025年实现总产出1200亿元,增加值400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体育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2.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高质量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着力提升体育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政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体育企业,形成产业集聚的高新科技体育产业园区,持续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高科技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体育产业与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医药健康等相关行业深度融合,不断培育新型业态,为体育产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3.产业集聚发展,品牌示范效应显著。以创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为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着力建设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和单位8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或省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条、省级运动休闲基地5个、运动休闲乡镇3个,省级体育示范企业15个,培育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30个以上。大力推动户外运动发展,着力打造“户外运动之城”。
4.体育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体育产品供给丰富。市民的健身意识和观赛热情提高,体育赛事参与程度显著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愿增强,人均年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全市运动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打造“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明显提高,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人口比例达到45%以上。到2025年,参加体育锻炼、观赏体育赛事、进行体育消费成为市民的时尚生活方式。
三、重点和布局
(一)发展重点
依托特色优势,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两城四业”六大业态,着力培育和优化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打造“赛事之城”。发挥我市体育场馆、亚运项目、旅游、会展等优势资源,打造项目丰富、规模齐全、体验良好的国际知名“赛事之城”。紧抓2022亚运会举办契机,丰富赛事活动供给,着力提高品牌赛事的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鼓励足球、篮球、网球、排球、电竞等职业联赛赛事落户杭州;全力办好轮滑、电子竞技、马术、霹雳舞等亚运项目赛事;继续办好马拉松、越野跑、毅行、自行车、排舞、游泳、冲浪等品牌赛事。切实强化政府服务,理顺体育赛事备案体制;积极推进城市各类赛事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体育赛事场馆运营和服务能力;大力推动体育会展业发展,培育引进专业赛会机构,建立国际会展申办联动机制,提高综合效益和带动效应。
2.打造“户外运动之城”。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鼓励开发各类户外运动项目,支持发展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户外运动项目。依托西湖、钱塘江、大运河等山水资源,重点发展水上运动、山地运动、极限运动、航空运动等特色户外运动,打造3-5个知名的户外运动集聚区。引导户外运动市场主体安全经营,推进户外运动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户外运动服务安全规范,强化相关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借助杭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开拓和培育线上线下消费新渠道,引领我市户外品牌对接国外优质项目,加速户外运动产业国际化、规模化。到2025年,培育省级及以上户外运动品牌赛事20项。
3.体育用品装备制造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水上运动产品、船艇、健身器材、体育训练竞赛器材等体育用品制造。把握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体育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契机,推动传统体育制造业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鼓励体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开发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打造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4.智能体育产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紧抓杭州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鼓励体育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体育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鼓励智能体育技术的发展,培育一批高科技与制造结合的综合性智能体育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提供个性化的智能体育服务和产品,满足人们不同场景的体育消费升级需求。鼓励智能体育大赛、线上健身、数据分析、虚拟运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开发与供给,创设体育消费新场景,打造体育产业新增长点。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体育消费服务及支持智能体育赛事发展,创新体育赛事呈现形式,促进智能体育赛事平台和服务体系的形成。
5.体育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体育场地和设施供给。引进场馆建设的新设计、新技术,结合赛事和日常运营需求,建设多功能的现代智能化场馆,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和体验感。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将赛事功能与赛后综合运营有机结合,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鼓励综合性场馆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技术和数据优势,整合信息和资源,提高场馆服务和管理能力。借鉴国内外大型场馆服务和赛后有效管理经验,培育运动场馆管理人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健身休闲业。通过等级评定、创建示范企业等手段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积极关注新兴互联网健身品牌等新动态,发挥优势企业示范作用。大力推进体教融合,壮大青少年体育培训业,规范体育培训市常积极发展体育策划、体育传播、体育咨询等生产性服务。
6.体育旅游业。立足杭州市政府“旅游全域化”战略理念,鼓励体旅融合发展,拓展“体育+旅游”产业链,发挥体育产业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优秀项目,积极培育本土品牌体育赛事,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凝聚人气的独特优势,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加速体旅融合进程。
(二)产业布局
根据“十四五”杭州城市发展规划目标的调整升级,结合全市体育和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优化各区、县(市)发展分工与协作,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同高效的“一核引领,两带联动,九区协同,多维辐射”的全域立体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新格局,推进杭州市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一核引领:
“一核”指以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等为核心的都市运动休闲区,是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对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立足中心城区经济技术、体育设施、资金、人才等全产业链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的优势,以黄龙体育中心、奥体中心等承办亚运赛事的亚运场馆为核心,以独具杭州文化特色的本土知名赛事和亚运赛事为驱动,以中心城区的文体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为支撑,依托国家和省级体育示范企业,着力打造集休闲健身、运动培训、竞赛表演、场馆会展、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城市运动休闲综合体、文体培训大本营、时尚消费都市圈和竞赛表演集聚区,形成都市休闲运动核心,集聚引领全市体育产业发展。
2.两带联动:
(1)沿江休闲运动发展带
沿江休闲运动发展带指“三江两岸”休闲运动区域带。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连通的三江水系和良渚文化带、京杭大运河文化带为纽带,整合“三江两岸”的特色休闲体育资源,以初具规模的绿道建设为轴,充分利用周边的旅游交通条件及体育服务配套设施基础,积极开发和创新各类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着力发展和布局运动休闲、体育康养、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等领域,加强三江两岸休闲运动统筹规划,打响区域整体知名度,发挥三江两岸区域的协同发展效应,打造沿江休闲运动发展带。
(2)南北户外运动休闲带
南北户外运动休闲带指以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为串联的户外运动区域带。结合“旅游西进”战略,依托“全市一小时半交通圈”,推动体育与旅游资源共建共享,以“旅游圈”带动“体育圈”的繁荣。以淳安县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引领,深入整合各区域特色户外体育项目资源,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打造户外休闲运动项目集聚区。强化户外运动休闲功能,重点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户外体育服务,重点培育品牌户外赛事,挖掘杭州市“都市休闲运动核”体育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实现杭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向南北腹地延伸的均衡布局。
3.九区协同:
立足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差异化体育项目和品牌,打造一批优质的体育发展平台;各区之间注重联动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互补效应。
体育产业发展指引

杭州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杭州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杭州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4.多维辐射:
通过健身步道、古道、绿道、自行车道、水系将各区、县(市)的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有机串联起来,实现体育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全市范围辐射,形成更广范围的体育产业覆盖面;依托杭州市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大力挖掘从室内到户外的多样化体育项目市场,打造“山水陆空”全域辐射、多元立体的发展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体育产业发展布局。
以杭州为中心,将体育产业的正外部效应辐射到杭州都市圈,并带动周边城市和浙中都市圈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积极对接上海体育产业发展,加强区域间的互补和协作,努力成为东部沿海体育产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杭州处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核心区和作为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内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建设,加强体育产业的区域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将体育产业发展融入国家产业发展新格局;抓住杭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探索后亚运时代体育场馆设施运营和亚运溢出效应,加速打造亚太地区体育产业重要门户枢纽及海外推广平台,谋划国际体育赛事、组织机构落地杭州,加强国际体育产业人才引入,打响杭州“赛事之城”名号。
四、任务和举措
围绕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与重点布局,着重推进五个方面的任务举措,促进体育产业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当好建设现代化体育都市排头兵。
(一)国际对标注重特色,依托山水办赛事
1.抓住历史机遇,充分释放亚运效应。
以2022年亚运会为契机,培育和引进高水准、专业化场馆运营公司与服务机构,吸收多元化赛事的举办和运营模式经验,鼓励场馆运营管理机构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增加各场馆“后亚运”时期运营效益。充分利用亚运场馆、亚运赛事资源申办和举办各类全国性赛事及高水平职业赛事,支持举办体育产业博览会、体育文化交流会等展会。推进本土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促进体育俱乐部主场化建设。
2.打造品牌赛事,建成国际化体育赛事窗口。
围绕“赛事之城”目标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赛事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支持引进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的国际、洲际、国内高水平重大赛事,推动更多高水平赛事布局杭州。借力政策优势、自然优势、机遇优势,培育本土知名赛事品牌,“一核”办地标品牌赛事,“九区”办特色品牌赛事,全域协调部署多样化赛事重点品牌,形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的立体联动赛事统筹发展格局。纳入更多特色优势项目到发展规划之中,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体育竞赛表演企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体旅行政部门融合优势,建成“与山水和谐,以品牌带动”的兼顾国际化与特色化的“赛事之城”。
3.加强赛事举办服务指导,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管理规范,分级分项目制定体育赛事承接标准和办赛指南,明确体育赛事开展的基本条件、标准、规则、程序和各环节责任单位,推动赛事服务指导规范化、标准化。推进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等级管理工作规范应用,建立重大体育赛事评估制度,鼓励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赛事安全风险评估,完善赛事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对体育赛事全程监管,保障赛事安全有序举行。
(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市场化
1.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加强体育产权保护。
全力推进“体育产业促进计划”和体育“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持续跟踪关注、分类分级扶持具有潜力、已获成效的体育企业,持续推进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示范企业认定工作,激发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热情,引导体育资本健康发展。引导体育企业积极争取服务业、文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类相关税收扶持优惠,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层次和质量。支持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建立完善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标准与制度,加强对体育产权的保护。
2.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培育壮大民营企业。
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体育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保证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主动精准地提供涉企服务支持。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扶持个性化体育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成长快、潜力好的体育中小企业。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运营体育场地设施,并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提供公共服务。
3.加快体育市场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降低社会力量办体育的门槛,吸引更多企业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体育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作用,将赛事活动举办、场馆运营、业务培训等公共服务和行业自律能解决的事项,逐步交由体育社会组织和相关市场主体等社会力量承担。支持体育赛事咨询策划、宣传文创、票务商城等中介机构发展。用好省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推动各类体育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按市场化原则建立体育产权收益分配机制。加强体育市场开发,支持国际知名体育企业、知名品牌等入驻杭州。通过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共建营销等方式,促进我市优质体育企业与国际体育机构交流合作。
(三)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战略枢纽构优势
1.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
多产联动、交叉融合,丰富体育产业领域,持续推进“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模式,创新“体育+教育”、“体育+旅游”、“体育+互联网”等多要素支撑的多维度产业融合结构,促进体育与其他业态交融发展。加强对体育产业中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业态的规划引领,分项目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产业协同发展。
2.立足产业集聚优势,构筑区域发展完善链条。
依托拾四区五带十群”产业总体布局,高质量推动多元复合立体的体育产业集群,加强“一核两带九区”间不同级次产业链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和循环体系,畅通产业链和产业循环、价值链和价值循环、供应链和市场循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体育产业动态平衡,促进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激活发展规模效应。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成为“平台型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形成集聚发展共同体,促进市区、县区、城乡协同一体化发展。
3.借助双循环发展格局,夯实战略枢纽优势。
以产业链调整为抓手,叠加杭州都市经济圈、长三角 “金南翼”城市群、长三角重点开放发展高地、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优势,站稳国内循环体系的战略基点。支持促进各地区组织间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区域性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形成合理分工、有竞争力的区域一体化布局。依托“一带一路”及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构建面向亚太地区的体育产业重要门户枢纽及海外推广平台。打造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合体,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鼓励中小体育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提高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水平,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四)增强持续发展后劲,综合要素引创新
1.“政用产学研”联合形成完整数创引擎。
积极构建多路径耦合的“政用产学研”联合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接力构建创新创业完整生态。联合推进数字体育创新发展工程,打造体育数智变革策源地,打通从基础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到孵化中试和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加强体育大数据应用,提升体育产业数创水平,挖掘体育产业深度数据,促进科学化针对性创新发展。建立智能体育产业集群,多维梳理、优势聚集、配套发展,促成产业关系的合理配置及区域发展效应最大化带动,推动体育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跃升,加速各类智能成果落地应用。
2.营造“培引用留”综合式最优人才生态。
不断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大力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聚政策,完善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引进、激励机制,营造善用、能留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鼓励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和其他体育专业人才从事体育产业和群众健身指导工作。培育与世界性赛事和综合性大赛相适应的高水平体育管理与经营人才队伍。健全体育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交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与企业的对接。
(五)保障健康幸福建设,统筹全局增消费
1.创建适应疫情常态化下体育消费新模式。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实施精密管控,落实办赛主体责任。科学调整竞赛活动流程,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应急处置和舆情应对等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闭环管理和熔断机制。加快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生产、消费的网络数字化进程,支持移动端体育生活云平台发展,创新无接触式体育消费模式,鼓励发展“夜健身经济”等新场景体育消费,引导发展自助式健身场地、智能化装备卖尝直播培训零售、在线云同步参赛等体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拓展线上与线下相互促进的体育消费发展新场景新模式。
2.培养健身消费理念,以科技化促消费新增效。
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力度,树立浓厚的体育健身意识和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扩大体育消费潜在人口基数,提升体育消费核心人口数量。提升体育消费信息化、科技化水平,推进传统运动空间向体育消费空间转换,探索灵活多样的体育消费促进手段,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与创新。引导体育企业开发覆盖全年龄段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品牌赛事、活动、项目为平台,向社会提供多种类、多层次、个性化、高科技的体育产品,增强消费黏性,提升消费水平,丰富消费文化内涵。
五、实施和保障
(一)构建管理体系,推进基础工作
围绕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营、公益性赛事活动承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放管服”现代化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型步伐。理顺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权责关系,优化整合各级各类行政资源,建立互惠互利互通的体育产业发展联动协调机制。结合“最多跑一次”深化改革,建成政策共享、统筹协调、分类运作、高效协同服务格局,形成执行流畅的社会力量办体育一站式高效协调服务机制。各区、县(市)要明确本地区体育产业工作发展重点,有序推进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确保各项规划任务举措有效实施。
(二)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法制建设
依据国家和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有关文件精神,落实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督察。完善市级体育产业、体育市尝竞赛管理等相关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筹备研制产业评价与监测机制体系,依法引导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加快形成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针对性深入指导各类申请条件和程序,提供便利化动态跟踪审批流程服务。引导鼓励各区、县(市)积极主动申请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项目、运动休闲特色乡镇、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体育产业示范企业、品牌赛事等体育产业项目。
(三)强化资金扶持,优化产业环境
探索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开展产业扶持,统筹资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优化资金使用方式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目录工作,积极推进领航企业、龙头项目申请上级资金扶持,引导扶持资金依据产业态势与市场实际合理发挥最大效用。各区、县(市)要结合当地体育产业的基础优势和项目特色,加强体育产业协会建设,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的诚信建设,促进产业多方主体共同发展。
(四)制定统计机制,健全标准规范
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与相关部门联合完善全市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开展数据统计和监测,健全体育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建立重点领域、关键项目、龙头企业监测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形成统计长效机制。加强各级各类体育产业组织备案管理,持续推进体育产业名录库核实汇编。鼓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开展认证,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保障产业平稳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自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杭州运动休闲
原文地址:https://www.ps-boat.com/news-6221-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培生船艇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杭州运动休闲,版权归出处及原作者所有!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此文,在转载编辑发布时可能会对文章进行细微修改,若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