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发展与奥运备战_业界资讯

公司动态 业界资讯 行业百科
郑重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


(3)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扩展应用
如上所述,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主要针对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等国际重大比赛而研究形成的。通过对竞技状态客观规律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期待将能用于虽然全年比赛次数增多,但仍处于客观规律性所容许的可能性范围之内的其他运动项目。例如虽然采用站点式赛制,但每个站点的比赛时间较短,而各个站点之间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的运动项目。
В.Н.普拉托诺夫的文章中曾提到高级中距离游泳运动员备战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全年训练五周期安排方案。
图德.邦帕依据发展竞技状态的规律性,对训练大周期各个时期身体训练的内容安排进行了逻辑细分。例如在力量训练中,准备期的一般训练阶段和专项训练阶段分别对应于“解剖适应时相”和“最大力量时相”;竞赛期的赛前训练阶段和主要比赛阶段分别对应于“转化时相”和“保持时相”,过渡期则对应于“补偿时相”。
在Л.П.马特维也夫的著作中有一段话提示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扩展应用的另一个方向。他指出:“在不同运动专项的情况下,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更新的过程,除了共同特点以外,也具有由运动项目特征决定的专门特点”。在这方面,郑晓鸿曾对不同项群运动中竞技状态和训练分期特点曾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把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原理,针对采用的特殊赛制运用到具体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中去是有待于继续研究的课题之一。例如对于参加一周2~3赛,采用主客场制的职业联赛运动员来说,虽然很难完全按照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要求的方式安排训练,但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仍然适用于联赛开赛前相对较长时间的准备期和各次比赛间隔期中的训练。
总之,虽然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了一定的质疑,但是几十年来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成功应用的事实无法否定它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所以,在运动员培养理论与方法学科建设中,不仅不应忽视,而且应该继续发展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扩展其应用,使其在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以及备战其他比赛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对我国运动员备战第32届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建议
理论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实践做出建设性指导,同时在实践中使自身得到进一步检验和证实。从运动员培养理论与方法学科出发,针对我国运动员备战第32届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工作,我们认为最适宜的是遵循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来安排运动训练过程,以确保在奥运会各竞赛项目开赛前运动员形成竞技状态并在比赛中创造个人最高运动成绩作为目标,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确保足够的备战时间
依据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在奥运会开赛前至少安排一个不短于3~4个月时间的训练大周期,同时在其中安排一个不短于4周时间的赛前训练阶段用于备战工作。对于某些采用职业联赛赛制的运动项目来说,就需要通过压缩比赛间隔时间或减少比赛场次来缩短联赛时间,而且应顾及到联赛结束后用于恢复和治伤所需的时间,以便确保国家队有充分的时间全力做好备战工作。
3.2 针对性选择奥运会之前的其他比赛
为确保在奥运会上取得最高运动成绩,应依据各个项目运动员训练的规律性和运动员(运动队)的自身特点,制订当年度个体化的竞赛日程计划。选择一部分,同时放弃一部分有可能对备战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比赛。应当把经过选择将准备参加的重要比赛或其他比赛有机地融入运动训练过程,用以作为强化训练、检验训练效果、积累比赛经验等的手段。
有研究表明,著名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参加的主要是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比赛,较少参加商业性比赛。2008年至2016年间他参加的所有100 m,200 m比赛分别为45次和30次,年均参赛较少,年度安排以单周期和双周期为主,获得冠军的概率分别为80%和93%,成绩发挥率均在97%以上,说明较少比赛次数保证了竞技状态的正常出现,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概率较大。
3.3 高质量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
在训练大周期中合理划分周期、时期和阶段,特别是准备期和赛前训练阶段。应该依据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揭示的原理在准备期中合理地安排各项训练内容、训练手段和方法、训练负荷动态等,为形成竞技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训练中既要着力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要预防和避免运动创伤;要着力排除片面强调“大运动量”的粗放型训练,突出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着力避免由于训练安排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事故,保证运动员的健康。
赛前训练阶段中拟做好以下工作:
——赛前训练阶段开始时应将专项训练负荷量提升到极高的程度,并使其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为随后的减量建立前提。
——在赛前训练阶段中使专项训练负荷强度逐渐逼近目标比赛强度是运动员能否创造最高运动成绩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使用的都是带较低专项训练负荷强度的练习,其实在赛前阶段中专项训练负荷强度已处于较高的水平上,在局部性或分解性练习中的专项负荷强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目标比赛强度。这里主要指完成完整比赛练习时的负荷强度尚未达到,而需要逐渐逼近目标比赛强度,并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征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在一堂训练课和一个训练日中适当增加完成带接近于目标比赛强度的完整比赛练习的次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紧密结合使用有效的恢复性手段,做到张弛有度,避免引起过度疲劳。
——赛前训练阶段中技-战术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完善和“精加工”,较大地改造技-战术行动是不适宜的。
——赛前训练阶段中必须完成对比赛的模拟,包括对赛制、赛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等的模拟,以便使运动员对其提前适应。
——赛前训练阶段中实施降低专项训练负荷量是能否准确地在开赛前激发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基于赛前减量的一般规律性,应当根据当前阶段专项训练负荷量达到的程度、开赛时间、运动项目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等,同时充分顾及赛地的时差、温差和海拔等外部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赛前减量的开始和延续时间、减量的幅度和方式予以精准实施,并辅以相应的恢复性措施。
为了经过赛前训练阶段的训练能确保运动员形成竞技状态,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合理的安排方式,尤其要结合必要的恢复措施,另一方面要对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对参赛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竞技能力状况的变化,特别对赛前减量的全过程进行多学科综合监控和提供必要的保障,力争取得最好的成效。
3.4 增强运动员参赛自控能力
这是一个参赛前和参赛中运动员已具备的竞技能力能否充分表现出来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问题,其实质是对竞技状态中的易变成分实施有效的自我控制,因此是运动训练实践中应当高度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马海峰、吴瑛的研究指出,运动员赛场行为自我控制是在拥有相应竞技能力的基础上,运动员为实现参赛目标,在比赛时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和判断,运用自身能力选择一定的应对措施和调整行为,以保证竞技能力最佳表现的过程,主要包括赛场感知、自我判断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三个过程。在奥运会对抗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对自身行为、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备战过程中应当借助于心理训练手段和思想教育工作增强运动员参赛求胜的欲望和自信心,提高临场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自我克制竞赛焦虑、急躁情绪,减缓和消除心理压力。
总之,奥运备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确保我国运动员能在奥运会上表现自己最好的参赛状态和竞技能力,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应当遵循并围绕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来合理安排训练、比赛和其他工作。正如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指出:“竞技运动犹如一个巨大的创造性实验室,开辟了通往人类最高成绩的道路”。这就要求在多学科专家合作下,结合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坚持探索创新,精确监控,共同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者贡献声明:
姚颂平:提出论文主题、设计论文框架、撰写论文
马海峰:调研文献、核实数据、撰写论文
吴瑛:设计论文框架、修改论文、核实数据

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上海市青少年体育
原文地址:https://www.ps-boat.com/news-1580-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培生船艇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版权归出处及原作者所有!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此文,在转载编辑发布时可能会对文章进行细微修改,若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