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发展与奥运备战_业界资讯

公司动态 业界资讯 行业百科
郑重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


运动员培养系统
Athlete Culturesystem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原苏联,现俄罗斯使用的学科名称是“竞技运动理论”,但实际上其内容主要针对运动员培养过程。我们的看法是使用“竞技运动理论”作为学科名称似乎过于宽泛,因为竞技运动,尤其是现代阶段的竞技运动,它的参加者不仅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活动内容也不仅限于通过运动训练和竞赛来培养运动员,所以建议直接使用“运动员培养理论与方法”作为学科名称更为贴切。使用这一学科名称的另一个理由是不单纯将其称为“理论”或“一般理论”,而称为“理论和方法”,以表明这一学科具有应用性,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的特点。
1.2 各国学者的贡献
在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学科发展的几十年中世界各国学者专家都曾做出过贡献,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原苏联(现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学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引下,按照原苏联的科学传统,十分注重对运动训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一般性研究,致力于揭示各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同时他们也十分重视对运动训练的各部分内容,对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例如力量、速度、耐力发展的研究,重视对训练过程的监督和保障的研究,取得过不少领先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整个国家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滞后,造成体育科学研究和训练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定量化的训练计划和精确的信息反馈体系难以落到实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成高效的训练手段、方法用于运动训练实践。虽然拥有一部分高水平教练员,但总体上运动训练的精细化程度不够高,仍未完全摆脱经验性的训练指导。近十几年来随着知名学者先后离世,经典运动训练理论屡受质疑,不同观点纷扰而至但尚未站稳脚跟,加上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和科技保障体系一定程度受到削弱,因此俄罗斯运动员在奥运舞台上的竞争力下降和学科建设停止不前就不难理解了。
欧美国家学者则比较注重对某个运动项目或某个运动员(队)竞技能力的研究。他们借助于先进的科学研究设备,对人体运动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通过精确的分工、个体化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精细化程度和有效程度,为运动员提供高水平的医学-生物学保障,确保运动员在各类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他们遵循的是既注重运动员个人发展,又关注健康的理念,即运动训练既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要尽可能预防和避免运动创伤,同时要尽量延长运动员的竞技寿命。在这样的理念下,形成了“功能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等概念,注重动作质量,通过高质量完成运动动作,保障有效地表现肌肉力量和降低能量消耗来保证训练效果。与此同时欧美学者在运动员的耐力训练、高强度训练方面也有不少有益的研究成果。陈小平(2012、2014、2016),胡亦海(2015)等曾对功能性训练、耐力训练、高强度训练、赛前减量等当前运动训练理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但是,除了加拿大学者图德.邦帕先后6版发表《分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一般理论专著以外,其他学者都较少关注整个运动员培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3 我国学者的贡献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运动训练学,并开始发展自己的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田麦久提出的“项群理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等,2011年《竞技参赛学》作为教材正式出版,标志着“竞技参赛学”学科的初步构建,填补了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空白。除此之外,过家兴、徐本力、茅鹏等也从各自的视角对运动训练进行了深入研究。
自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以来我国运动员在奥运舞台上取得辉煌成绩以来,通过高等级的研究设备和训练器材,引进先进的运动训练理念和人才,加强对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培训等措施,逐步提升了运动训练和对运动训练过程监督保障的科学化程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所有这些不仅为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且为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回顾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总结各国学者、我国学者在学科建设方面所作贡献的目的是为了深刻认识学科发展趋势,发现有待于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第一,进一步明确把备战奥运作为学科建设主要方向,继续开展有助于我国奥运军团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科技攻关研究;第二,完善学科框架结构体系,统一约定学科名称和专业术语系统,建立既符合我国语言特点,又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术语统一体系;第三,进一步密切联系高水平运动训练实践开展研究,同时把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成果“孵化”成实践应用成果;第四,广泛吸纳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全面准确地理解运动训练经典理论,把握目前国际运动训练学术界存在的争议的实质,密切关注国际运动训练领域中研究的新趋向;第五,应当把对运动训练的监督、控制和保障的内容纳入学科建设范围。这些内容已经成为现代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当前需要从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实践和对训练过程监督、控制和保障的实践中把尚处于操作层面的经验性成果通过提炼、归纳,揭示客观规律性,上升为学科理论成果,充实和扩展学科知识体系。
2 运动训练分期问题
在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以及运动训练学科发展进程中有一个必须直面的经典理论和方法体系——由俄罗斯功勋科学活动家、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1964年创立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众所周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曾对原苏联和东欧运动员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等国际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体育竞赛制度的变革,竞赛次数增多,一些学者和教练员们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了一定的质疑。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有不同意见,才会有辩论,才能更加明确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继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推动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进一步发展。
为了深入研究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推动其继续发展,首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要义。
2.1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要义
(1)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理念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以竞技状态作为客观现象,以它的形成、保持和暂时消失的规律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依据这一客观规律性,借助于合理的分期、训练手段、方法、负荷和训练过程的安排,以及科学技术保障,最大概率地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状态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并获得最高运动成绩。
Л.П.马特维也夫定义的“竞技状态”:在训练大周期中形成的,以最大概率保障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最高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竞技状态是一个动态性的状态,评定竞技状态的是综合性反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指标——一定时间跨度内比赛成绩的动态。
(2)竞技状态与训练大周期各个时期的关系
竞技状态的三个时相:竞技状态获得相、竞技状态保持相和竞技状态暂时消失相,成为从训练大周期中划分出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的自然依据。运动训练分期中的“分期”指的就是依据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和实际需要设置周期和划分时期、阶段,例如准备期的持续时间应该符合于获得竞技状态客观上所必需的时间。
(3)竞技状态与训练程度的关系
竞技状态是在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训练程度都达到相当高度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的独特“上层建筑”,即更高的动态性状态。由此可见,即使处于相当高度的训练程度(身体、技术、战术等)下所表现的状态不等同于竞技状态。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不否定在训练程度状态下参加比赛的可能性,只是认为处于竞技状态的运动员将以最大概率在比赛中创造自己的最高成绩。为此在重大比赛前须安排专门的“赛前训练阶段”,整合已高度发展的各方面训练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激发竞技状态表现。
(4)全年训练过程的逻辑结构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设计的全年训练过程包括三个结构要素:时段(训练周期、时期和阶段)、内容(身体、技术、战术、心理训练;一般训练、专项训练等)、负荷(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训练负荷量和训练负荷强度)。一个周期至少由刺激相(叠加相)和恢复相两个环节组成。不同规模的周期有不同的安排方式。这样的逻辑结构不仅保障有计划地实施各项训练内容,施加必要的训练负荷,同时有效地恢复运动员机体的工作能力,防止长时间训练负荷的叠加效应转变成过度训练现象。
(5)“波浪型”的训练负荷动态
按照发展竞技状态的规律性安排训练负荷时要求遵循以波浪型负荷动态使渐进增长与趋于极限相结合的原则。Л.П.马特维也夫指出:“对于致力于以高节奏表现自己成绩可能性的高级运动员的负荷动态,典型的是波浪型展开发展-训练性作用的形式”。因为波浪型的形式有助于把快速提升的训练作用与避免连续负荷过分叠加的效应结合起来,防止转变成过度训练的现象。
(6)长时间叠加效应的“延缓传导”
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首次揭示了训练负荷长时间叠加效应的“延缓传导”外部现象,意指运动成绩的加快增长不是出现在训练负荷量达到极高值的时候,而是在训练负荷量出现稳定或降低之后的某个时间段中,即训练负荷量效应的延缓性表达。这就成为利用这一现象作为激发竞技状态表现的自然依据。

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上海市青少年体育
原文地址:https://www.ps-boat.com/news-1580-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培生船艇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版权归出处及原作者所有!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此文,在转载编辑发布时可能会对文章进行细微修改,若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