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发展与奥运备战_业界资讯

公司动态 业界资讯 行业百科
郑重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


(7)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目标指向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从创建开始就是针对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重大比赛并达到最高运动成绩,而不是针对赛程几乎布满全年8~10个月的各种职业联赛。Л.П.马特维也夫对各类职业联赛原则上持不赞成态度,认为这不利于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高运动成绩。根据В.Н.普拉托诺夫的资料,原苏联许多国家队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展示赛季最好成绩的比例达到55~70%,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的运动员。
(8)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从不排斥其他学科,特别是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反将其视为解释客观现象、使用训练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全年运动训练过程,划分训练周期和在训练大周期中确定时期和阶段等的依据。例如,“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适应理论”等都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Л.П.马特维也夫不支持把某一学科或某一理论知识体系视为运动训练理论科学平台的“中心”或“基石”的说法,而认为具有优先权的仅仅是在认识该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规律性时所获得的科学创造成果。这样的态度不仅没有排斥,相反要求依据一般科学和相关科学的成果资料。
2.2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遭受质疑的原因
自1964年Л.П.马特维也夫创立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以来,由于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在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随着运动训练和竞赛实践的快速发展,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一些疑问。分析发现,提出质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大多数教练员来说,主要是全年比赛次数极大地增多,几乎波及全年8~10个月,其中许多都是商业气息浓厚的“大奖赛”,涉及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个人收入,所以难以完全按照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仅针对全年仅几次重大国际比赛(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方式来安排运动训练过程。于是教练员们不得不探索能适合于应对大量比赛的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新途径。同时也不排除由于未找到合理的途径去实际运用这一极为严谨的理论,使得一部分教练员和专家们认为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先进的竞技实践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原因。正如著名专家尼.盖.奥佐林(1984)所指出的,围绕Л.П.马特维也夫(1964,1977)著作中详细而正确叙述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真理性出现争议“仅仅是因为,某些人曲解了这一理论”;“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分期。这是一个原理,应当创造性地依据具体的条件应用于实践。”
第二,由于语言方面的原因,可能使得一些学者仅通过译本阅读过Л.П.马特维也夫的部分著作,因此难免会出现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实质缺乏全面准确理解的情况。例如误认为该理论体系是针对所有运动员,而不是针对备战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优秀运动员;误认为该理论是依据哲学原理构建,而缺乏生物学基础。试想有没有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个能经得住几十年实践反复证明,得到原苏联和诸多国家教练员和运动员承认并实际运用,但同时却又缺乏生物学基础的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体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第三,确实存在学术分歧或其他原因。
1998年俄罗斯权威体育学术期刊“体育理论与实践”发起了一场进一步完善运动训练过程的大讨论。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但客观上也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反对者们提供了一个官方平台。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俄罗斯学者Ю.В.维尔赫尚斯基。
Ю.В.维尔赫尚斯基长期从事高级运动员身体训练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过不少有益的成果。例如“竞技运动中专项力量训练原理”(Верхошанский Ю.В. Основы специальной силовойподготовки в спорте. –М.:ФиС,1977)、“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组织”(ВерхошанскийЮ.В.Программирование и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тренировочного процесса. –М.:ФиС,1985)、“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原理”(ВерхошанскийЮ.В. Основы специальной физическ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 спортсменов. –М.:ФиС,1988)等。Ю.В.维尔赫尚斯基长期以来与Л.П.马特维也夫在学术观点上,尤其在运动训练过程安排方面存在不同看法。他试图把他所研究的高级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安排方式推广到运动员整个运动训练过程,更一般的层面上去,以便另树一帜,甚至取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在1998年这场大辩论中,Ю.В.维尔赫尚斯基先后在“体育理论与实践”杂志上发表“在运动训练科学理论和方法学的道路上”和“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学的地平线”两篇文章。文章采用了一种非理性的方式,不顾几十年来的事实,超越学术道德底线,使用挖苦、讽刺性的语言,甚至歪曲性地引用其他作者的观点作为批判依据,全盘否定运动训练分期理论。Ю.В.维尔赫尚斯基不道德的学术行为受到了不少正直学者的指责和批评。例如知名学者Ф.П.苏斯洛夫、В.П.费林发表了“现代竞技运动理论中现实的或是虚假的危机”,直接指出了Ю.В.维尔赫尚斯基文章中不诚实的内容。
2005年Ю.В.维尔赫尚斯基发表了“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学:高级运动员训练的板块系统”的文章,正式推出他的“板块理论”,力图“全面替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同样持反对意见的有乌克兰学者А.П.邦达尔丘克和以色列学者B.伊苏林等。
随着两位辩论主角先后离世,这场辩论随即暂告段落。2009年乌克兰运动训练理论家В.Н.普拉托诺夫发表了“全年运动训练分期问题——问题的历史、现状、争论、发展前景”的文章,对这场辩论做了客观的总结,同时对А.П.邦达尔丘克和B.伊苏林的观点进行了批判。В.Н.普拉托诺夫指出:Л.П.马特维也夫和他的反对者们之间正是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着本质性差别,这些反对者们看来没有能力认识和思考分期理论许多原理的内容,这就使得他们只能以不允许的简单化来对待分期理论最重要的原理和进行批判,用天真的教条主义的推理和抽象的安排全年训练的方案,脱离这一领域中积累的严肃科学知识,去替代“老的”、“虚伪的”和“臆想的”分期理论的原理。
从学科建设出发,重提1998年的这场大辩论是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刻认识当前在运动训练理论方面存在的主要分歧及其实质。把Ю.В.维尔赫尚斯基提出的“板块系统”作为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方式显然不可行,即使是高级运动员也不可能完全采用按单方向内容的板快依次推进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训练,因为它不符合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性。同时“板块系统”尚未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某些观点尚需得到严肃的科学和实践的验证,换句话说,“板块系统”尚不具备与已经过几十年实践证实的经典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驾齐驱”的基本条件。同样在这一场辩论中所出现的学术道德问题同样值得高度关注。试想一个不惜用虚假的事实试图扳倒经典理论的人,他提出的“新理论”的科学性、真实性就真的那么可信吗?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在一定的情况下,把“板块系统”的某些做法作为高级运动员训练中强化某一方面能力发展的特殊手段和方式也许具有一定作用,但需要得到实践的验证。
所以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我们认为对“板块系统”应当有明确的态度,避免模棱两可,以便有助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3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继续发展
毫无疑问,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揭示的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当今时代应该获得继续发展。我们认为继续发展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最重要的是坚持它的核心理念、目标指向和基本原理。要是试图通过修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基本概念,制造出“一般竞技状态”和“最佳竞技状态”的概念(需要强调的是,在Л.П.马特维也夫的著作中“竞技状态”指的是“最佳准备程度状态”,而从未出现过“最佳竞技状态”等提法);或者试图改变它所揭示的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逻辑,提出按“板块”分期,那么已经脱离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内核,尝试这样来推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显然是无益的。
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推进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继续发展也许是现实可行的。
(1)继续深入研究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形成竞技状态的规律性并不是终结性研究成果。继续深入研究竞技状态规律性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研究竞技状态形成、保持和暂时消失的客观依据,同时探索在同一时段延长表现竞技状态的持续时间和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再次表现竞技状态的可能性和客观依据。
其实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生前已经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开始了深化竞技状态概念方面的探索。这里引用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的一段话:“研究竞技状态的易变性和相对稳定性成分的具体对比关系将有助于深化对竞技状态的认识”。他指出:“竞技状态的相对稳定性最有可能产生于运动员主要身体素质的发展程度,特别是专项耐力,基础训练程度水平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完美程度”;“竞技状态最易变的成分指运动员把自己的可能性极限性地表现到运动成绩中去的操作性准备程度,取决于操作性工作能力当前的状态、现实的动机、对具体成绩即刻动员的‘心境’”;他强调:“重要的是细致地研究竞技状态的稳定因素和易变因素对运动成绩动态共同影响时的相互作用,对此要求开展由各学科专家参加的综合性研究。否则就很难实现对竞技状态概念的深化和完善控制竞技状态发展的艺术”。
这就要求在全年中运动员训练程度的基础性成分和专项性成分应当相对稳定地保持在相当高度上,同时探索对易变成分通过施加训练作用和调整,以便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在重大比赛前激发竞技状态表现。
(2)继续开展对控制赛前降低负荷量的研究
赛前降低负荷量不仅是教练员应当掌握的一门学问,也被视为是“教练艺术”。赛前减量的实质就是当运动员各方面训练程度都达到相当高度水平的情况下,合理地利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训练负荷量“延缓传导”的客观现象,在开赛前适时激发竞技状态。关于赛前减量问题在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的著作中已有阐述。他指出:“赛前训练阶段总的训练负荷量依据三个变量按训练小周期进行分配。这三个变量——本阶段之前的负荷量、本阶段的负荷量、距离比赛的时间”。按照这三个变量选择合理的减量方案,要是前一阶段训练负荷量十分大时,可采用逐渐降低负荷量的方式;要是前一阶段训练负荷量不十分大时,需要先增加负荷量,然后可采用波浪型降低负荷量的方式。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提出了线型减量、指数型减量和阶梯型减量(亦称非渐进型减量)等方式(Mujika,1998)。美国学者巴尼斯特(Banister EW)和扎卡达斯(Zarkadas PC)对减量训练模型的研究表明,非渐进型的减量模式不如渐进型模式效果好,同时在渐进式减量模式下,快指数减量比慢指数减量模式效果好。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场地自行车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女子团体竞速赛的金牌。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在大赛前减量的特点是快指数型;赛前减量期为15天,临赛前减量阶段总训练量和日训练量均大幅度下降,而日负荷强度总体表现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负荷强度至临赛前的倒数第3天达到峰值,之后进行2天积极的降强度恢复性训练。安排合理减量训练,运动员身体机能各相关指标均好于减量训练之前,在临赛前形成了竞技状态。
博斯凯等(Bosquet)对赛前训练的负荷强度、负荷量、负荷频率、持续时间和不同减量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降低负荷强度和负荷频率的赛前训练效果更好;降低41~60%负荷量的赛前训练表现出较好的整体效果;持续两周的赛前减量训练的效果最好;渐进式减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赛前减量训练的安排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必须运用训练学、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的多种手段与方法对运动员的赛前减量训练全面监控,从而为赛前,特别是重大比赛前的训练安排、竞技状态的调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顾及外在环境因素,例如时差、温差和海拔等对赛前减量训练可能产生的影响。
除此以外,各种减量方式与竞技状态可持续时间之间的联系;在一次比赛结束后间隔不长时间将面临参加另一次比赛的情况下,间隔期中先安排恢复后再次渐进提升,然后降低专项训练负荷量,以及恢复与负荷交替的方式等,所有这些与再次激发的竞技状态之间的关系等,都有待于从深度和广度展开进一步研究。

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上海市青少年体育
原文地址:https://www.ps-boat.com/news-1580-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培生船艇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版权归出处及原作者所有!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此文,在转载编辑发布时可能会对文章进行细微修改,若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ps-boat@qq.com,我们将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3~7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删除,谢谢!